NEWS REPORT
(圖)中原全人教育的推手 幫人找人的林治平院長

中原全人教育的推手 幫人找人的林治平院長

慎用科技與人文的專業知識 造福人群

走進中原大學最古老的建築物-懷恩樓,牆面上清楚刻印著中原大學七大教育理念,這是中原推動教育的心靈憲法,正式頒佈施行至今已有28個年頭。中原大學是全國最早明訂教育宗旨與理念的學校,秉持「全人教育」理念辦學,在時代洪流中引領風潮。

人文與教育學院第一任院長林治平教授是本校教育宗旨與理念起草小組成員之一,退休後持續在宇宙光全人關懷機構擔任總幹事,以全人事奉為終生職志,相信教育的目的是「幫人找到『人』」,培育一個真正的「人」,即是天、人、物、我四平衡的「全人」,是中原大學的核心價值。  

(圖)在共同理念基礎下 推動教育與生命關懷

在共同理念基礎下 推動教育與生命關懷

林治平表示,中原大學從創校開始就有非常清楚明白的基督教辦學精神,董事會成員三分之二以上為信仰執著的基督徒,有很好的基督教傳承,當年韓偉院長常利用公私機會在美國各州奔波,呼籲學者專家以傳道者精神,返國獻身於教育志業,教師不僅是來傳授專業知識,也是來傳講「道路、真理、生命」,鼓勵學生思考人生的價值。

「所有行動都是根據理念來的」,林治平表示,理念決定方向,如果沒有理念,容易七嘴八舌、失去方向,1985年中原創校三十週年之際,一群有志之士開始思考如何將創校以來的重要傳統匯集成文字,以傳承後世,1987年尹士豪校長任內,邀請王晃三等10位教師為委員,成立中原大學教育理念起草小組,開啟此項具有歷史意義的工程。

(圖)教育理念起草小組

身為起草小組成員之一,林治平回憶這段嚴謹、耗時的制定過程。當時先發函至國內外知名大學收集各校教育宗旨與理念,整合中國傳統與基督教信仰,融入本校歷史與傳承思想,經過冗長慎重的辯論、討論過程,擬定初稿請各院系、教職員、校友會及學生提供意見回饋,文字不斷修飾,並請教育界前輩提供意見,最後請文學家張曉風女士協助潤飾,並經過校務會議討論、呈報董事會通過,於1989年10月正式頒布施行,是台灣最早明定教育宗旨與理念的學校。

從此中原大學以此為準則,推動各項教務、校務、教學、研究等工作,每當有爭議無法解決時,便思考此事是否有違本校教育宗旨與理念,有這清楚明白的理念得以遵循,事情總能圓滿解決。

全人教育 幫人找到『人』

中原大學教育理念的第一則開宗明義指出:「我們尊重自然與人性的尊嚴,尋求天、人、物、我間的和諧,以智慧慎用科技與人文的專業知識,造福人群。」。林治平說,人是活在天(GQ)、人(EQ)、物(KQ)、我(IQ)四個關係面向之中,只有在四種關係面向都能獲致均衡發展時,才能擁有美滿圓融的人生。若偏於任何一個面向,只會造成單面向的人,不是「全人」,中原大學堅持教育是一個「成人化」的過程,教育的終極目標是培養「全人」(Holistic )。

(圖)林治平說,人是活在天(GQ)、人(EQ)、物(KQ)、我(IQ)四個關係面向

1995年中原40週年校慶之際,臺灣社會面臨科技衝擊,價值解構與教育嚴重扭曲的多重危機,本校體認到全人教育的迫切需要性,因此決定致力推動「全人教育」,張光正校長因此提出「中原40,邁向全人」之治校理念與方針。

林治平表示,二十世紀從現代主義到後現代主義,人們不知道自己是誰(we got lost),甚至進到越來越不是人的文化 (dehumanization)。因此教育部部長楊朝祥在退休前最後發言談到:「二十一世紀,台灣未來教育願景是『全人教育』」此番談話一出,帶起全人教育的風潮,其實在此之前中原大學早就為推動全人教育而努力。

「大多數人都在追求看得見、摸得著、想得通的『東西』,永遠被東西所困住,越來越不是『人』」,林治平說若我們都在找東西、只根據經驗,這是one-dimension的人,但是人不是只有一個面向,除了追求看得到的東西,還有心靈內在的感動、生命意義價值的追求,感覺只是一個層面,看得見的東西是很有限的,不能當作永恆的真理,生命裡面有更多的豐盛在等著我們。

「不是只有人育學院,中原大學是整個學校在推動全人教育」包括課程安排、通識學分的要求、校園環境的規劃、全人化的校舍等等,例如中原校園雖小,但到處都有老樹,代表對自然環境的尊重,保留環境與人的回憶,開了很多通識課程,不是為了就業需要的,而是享受生命、享受人生所需要的。「教育的目的在培育『人』,讓人認識『人』是誰、『我』是誰」林治平再次強調教育的目的,這也是中原大學推動全人教育的初衷。

透過通識課程與活動 培育全人

林治平表示,全人教育可以說是一種思想、一種理念,要具體落實在大學教育中,通識教育扮演很重要的角色。中原的通識教育是全國各大學學習的典範,課程分類明確、活動豐富多元,深受學生喜愛,早年稱為「共同科目」。

林治平回憶,中原雖然是理工起家,但在創校初期即相當重視學生的人文素養,每週三第三、四節為禮拜時間,安排人文藝術活動,鼓勵學生自動自發參與;後來成立「共同科」,辦公室就在中正樓大樓梯下方的三角狹小空間,只有幾張簡陋的桌椅,讓教育部評鑑委員驚嘆「在最小的空間裡面,看到最大的能量」,即使資源貧乏仍然獲得通識教育評鑑第一名,「人的能力會超越空間環境的限制」當時擔任共同科主任的林治平親眼見證中原通識教育的艱困發展過程。

六零年代,社會充斥負面資訊,人們擁有豐盛的物質生活,但失去了自我,找不到生命的意義與目標,被稱為失落的一代,這樣的風氣從西方傳到台灣,政府發現社會問題越來越多,臺灣大學虞兆中校長(46-52年間為本校土木系兼任教師)發現台灣教育偏差的問題,只講技術沒有注意到人格的養成,因此提出通識教育的必要性,政府遂開始大力提倡,自七零年代成為各校熱門課程。

中原推動通識教育終於有了正式名義,後來成立人文社會教育中心,全力推行通識課程與活動,將通識課程分為「天、人、物、我」四大類,並訂定全國最高34修課學分的畢業資格規定,自87學年度正式推行。89學年度組織改制,於人育學院下正式成立「通識教育中心」,專責推動通識教育課程的發展,幫助學生塑造完整人格。(下圖為2002年人育學院應華系成立之感恩茶會,左為林治平院長,右為世界華語文教育學會董鵬程秘書長)

(圖)2002年人育學院應華系成立之感恩茶會,左為林治平院長,右為世界華語文教育學會董鵬程秘書長

舉辦通識活動相當耗費人力與資源,最擔心的是同學無心參與。有次林治平邀請一位知名小提琴家,但坐在台下欣賞的同學卻寥寥可數。演出結束,正當他不知如何向表演者解釋時,一位同學走過來激動地說:「老師,您千萬不要失望,如果您失望了,以後我們就再也聽不到這麼好的音樂了。」這一席話令林治平十分感動,從此他告訴自己,即使台下只有一位觀眾,也要為那一個人盡心盡力的辦活動。「因為每個有意義的個體加在一起,將形成不可思議的動力。」

林治平指出,通識教育是為了培育「全人」的一種手段,它的目的比什麼都重要,就是要「培育一個真正的人」,那就是全人。(下圖為林治平教授應邀主講「圓一個全人生命的夢」,張校長與師生熱情參與)

(圖)林治平教授應邀主講「圓一個全人生命的夢」,張校長與師生熱情參與

以全人事奉為終生職志 看見生命的改變

「全人教育這條路要走,未來發展是沒有限制、無限豐富的」,林治平長年在宇宙光全人關懷機構擔任全職義工。在教會62年(1954年起) 、教育界51年(1966年起)、宇宙光44年,足足做了44 年的義工,天天到宇宙光報到,因為是做有價值、有意義的事情,因此很快樂、很滿足。

這麼多年,他經常思考一個問題:「什麼是教育?什麼是輔導關懷?什麼是宣教?」最後他發現,原來只有一個共通的答案:「一個人陪伴另外一個人,讓兩個人越來越是人的過程」教育幫一個人找到自己內在的價值,而不只是很會打拚的工程師或工具人;不只是幫助人解決當前的問題,而是幫他得到生命中的意義與價值。在看到別人越來越是人的過程中,自己也會變得越來越是人。林治平一生投入教育、投入義工、投入宣教,看到生命的改變是他最大的滿足。

(圖)林治平長年在宇宙光全人關懷機構擔任全職義工

更多新聞